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会议上,除了u23和外援使用的新政,中国足协还出台了一条关于俱乐部命名的方针。
中国足协提出,为了中超、中甲俱乐部能够更长远地发展,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
关于名称中性化和非企业化的意思,小编再给不太懂的亲们通俗地解释一下:
即俱乐部的名称不能含有企业的名字,新队名将以城市名称+城市地标or城市名片or符号等组成。也就是说,未来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名字中,恒大、苏宁、上港这样的字眼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中国足球以及俱乐部缺少文化传承一直是让球迷诟病的地方,此前,也不乏有球队与企业为了生存而不断抛售、改名、搬迁,难得积累起来的地方球迷文化,就因为球队主体的不断变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倒重建。
像现在中超霸主广州恒大,前身就拥有众多名字——太阳神、香雪、日之泉、广药……广州富力前身也是名字不少,而且经历过从北到南的漂泊。甚至北京国安如今也化身北京中赫国安,上海申花变身上海绿地申花,名字的变更带来了球迷认识上的诸多不便。
其实,足协刚刚提出的实现俱乐部名字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的建议并非今天才有,对于球迷来说,也是大家的共同心声。
毫无疑问,从职业联赛的发展趋势来看,俱乐部名字中性化、非企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去实施还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强制推行的话,问题或有两个↓↓↓
一个问题是:球队现在的名字很能体现俱乐部核心股东企业的广告效应,一旦实现了俱乐部名字非企业化,这种广告效应会大打折扣。这会不会影响赞助商、投资人的热情?毕竟,投资人将会失去投资的最大利益——即俱乐部的冠名权。
如今的中超各豪门,动辄投资上亿,但收入却远远跟不上投资,在无论是票房、转播分红以及商业赞助都远没有达到应有高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冠名权给母公司带来的巨大广告效应和社会影响,还会有多少投资人愿意在中超大投入?这很值得深思。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地方有两支以上中超中甲球队的目前来看不在少数,名字又要怎么起呢?城市名称+fc(football culb)的组合方式,会不会被抢注呢?比如,天津fc?上海城队、上海联队?
关于起名这个问题,我们的近邻日本,早已经给出了相应的参照。j联赛球队队名的由来,涵盖了历史、文化、方言、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广岛三箭、甲府风林、横滨水手、大阪樱花…这些球队的队名不仅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们马上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当地的特色。
大阪樱花俱乐部logo
再看如今炙手可热的英超联赛,他们的队名也同样能给我们启迪,切尔西的由来是因为地处伦敦的切尔西区,阿森纳则是由一群兵工厂工人创建,arsenal直译就是兵工厂,而像曼市双雄,他们则是直接把城市名写在队名之中。
回到我们的联赛,无论是各地历史、还是文化习俗,或者是地标性建筑,其实还是可以轻松找出他们的中性化称谓的,比如最简单的,山东鲁能泰山,直接去掉企业化的“鲁能”,叫山东泰山队,也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于是,起名时间到了,球迷们大开脑洞,纷纷为中超各队以及自己的主队出谋划策了。
除了山东泰山,大多数球迷已经把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归在了偏中性的行列中,只要去掉“绿地”“中赫”即可,毕竟“申花”“国安”只是最早的赞助商,如今已经不占股份。
在上面这位球迷的起名中,天津泰达、河南建业也有充足的理由被保留下来。
还有球迷的想法颇具地方化:以后天津的球队该叫“天津霍元甲队”,北京的就叫“北京后海巡游者队”,南京就叫“仙林联队”,广州的球队就是“犀飞利竞技队”……
@听雨轩说球:皇家紫禁城队,天津卫巡游者队,辽东联队……
球迷:哈哈哈哈,不叫朝阳公园巡游者吗?chaoyang park rangers football club,简称cpr。
当然,不乏有球迷的起名是来搞笑的↓↓↓
而关于天津两支球队的名字,有个球迷居然是这样想的↓↓↓
此外,值得一说的是,这几年在欧洲足坛有一个队名引发争议的案例,就是德甲的新势力莱比锡rb队。莱比锡的背后金主是著名品牌红牛,这家企业赞助了多个联赛的球队。不过由于德甲联赛不允许赞助商冠名球队,红牛就在队名上打了一个擦边球,他们将球队名称注册为rasenballsport leipzig,简称莱比锡rb,意为草地球类运动,而rb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redbull(红牛)的缩写。
无独有偶的是,上个赛季降入中甲的上海申鑫,“申鑫”其实并不是企业名称,但申+三金意指衡源集团的“上海的贵金属开采企业”。
在俱乐部名称上,诸如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企业性质是否允许呢?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还要足协研究更为合适的细则来确定。
昊体育原创辛苦,欢迎转发,谢绝转载,注明出处也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