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截至去年底,本市通过全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医疗机构已达25家,覆盖全市16个区,城市居民5公里内就能到达1家胸痛中心——这样的数量和密度均位居全国第一。本市已实现医联体全覆盖,建立起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救心网络”。近日,记者跟随本市媒体采访团走进市胸科医院远程心电监控中心,感受这个专门急救胸痛患者的快速通道是如何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
天津北方网讯:截至去年底,本市通过全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医疗机构已达25家,覆盖全市16个区,城市居民5公里内就能到达1家胸痛中心——这样的数量和密度均位居全国第一。本市已实现医联体全覆盖,建立起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救心网络”。近日,记者跟随本市媒体采访团走进市胸科医院远程心电监控中心,感受这个专门急救胸痛患者的快速通道是如何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
在市胸科医院远程心电监控中心,远程心电实时传输系统正在运行。记者看到,整面屏幕墙上,实时显示就诊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及血压、呼吸率、心率等,其中既有医院胸痛中心的患者,也有各区医联体内基层医院的患者。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紧张的医联体联动抢救战,中心数据分析人员汪琦用鼠标点开了数据库,被救患者的就医情况全部显现在屏幕上。家住静海区城关医院附近的张大爷,在120救护车送医途中心脏骤停,现场医生立即急救,建立静脉通道,徒手心肺复苏,并联系上级医院。患者身上佩戴的移动心电监测仪采集了异常心电图片段,通过互联网远程心电实时传输系统,传输至市胸科医院远程心电监控中心。“我在手机app远程会诊,第一时间诊断出患者病情,这给现场急救节约了时间,方便患者在急救车上得到初步治疗。”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急诊科副主任李春洁说。
很快,送到静海区医院的张大爷进入胸痛中心绿色通道,随即被送入导管室抢救。“心脏疾病治疗就要争分夺秒!医联体的建设实现了大医院与社区、乡镇、农村的对接,让心脏病患者能及时得到专业诊治。”李春洁说。
本市胸痛中心建设是全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据了解,本市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现拐点,连续3年下降,去年降至3%。同时依托胸痛中心建设,以市胸科医院为牵头单位,与全市146家各级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胸痛专科联盟,体现出建机制、定功能、强基层、扩影响、保安全五大成效,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务院医改办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医联体架起了抢救通道,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级医院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刘先夺告诉记者。(“津云”新闻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