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10点半左右,环球网的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让人振奋的消息,天津大学实验室宣布已经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据天津云新闻最早发布的新闻称,该疫苗是由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研发,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
最开始,ofweek医疗科技网编辑看到这则消息时也颇为激动,可顺着相关新闻报道读下去,一细细品,就越来越品出了一股双黄连的味道。
首先,这位黄金海教授是何方人士呢?我们查了查相关的高校资料,发现这位黄教授才36岁,还只是一位副教授。不过,年龄不是问题,毕竟科学研究唯才是举,拿得出成果才是最重要的。但再一看他的简介发现记者连他的单位都报道错了,天津大学没有什么生命科学学院,黄教授明明是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当然,细节也不重要,生命科学和农业与生物工程也大差不差,万一是学校的网站更新信息慢了呢,这年头高校改名跟潮流也见怪不怪。
可再一看,又惊呆了。这位黄教授199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1997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硕士专业,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预防医学博士专业。而他博士毕业以后从事的教学也是以动物医学、食品安全为主的授课,这明明是一位主攻动物医学和微生物的,怎么还做起病毒疫苗研究了?难道因为病毒也属于微生物,所以教微生物的教授就可以研制疫苗了吗?
再看这位教授之前所带领的科研项目,分别有“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及高通量分子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感染羊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牛重大病毒蛋白芯片的研发”“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源变异与防控措施研究”“葡萄球菌耐药基因lamp检测技术研究”“重组基因工程抗菌肽研制与开发”“动物主要疾病检测及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新型高效、低残复方动物药物的研究开发”“口蹄疫、禽流感hda快速检验技术研究”等。这些项目也许不容易理解具体的技术,但从名字上大体可以看出,黄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不是细菌,就是牛羊猪等家畜家禽相关的医学,总之,跟就是没有跟人相关的病毒研究。
再看新闻报道,该疫苗是通过口服食用。疫苗有没有口服的呢?当然有,最常见的有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还有就是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轮状病毒活疫苗。这些口服疫苗最大的挑战就是疫苗被吃下后抗原在胃里经过胃液消化如何保持原结构,比如前面所说的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它是因为用了减弱的活病毒,这些活病毒可以在胃酸中存活数小时。而前面所说的轮状病毒活疫苗则是用缓冲液来躲过胃酸破坏。还有伤寒疫苗用肠溶胶囊的形式安全通过消化道。
那么黄教授研发的新冠口服疫苗是怎么做的呢?新闻报道中提到的信息是“制备了少量胶囊、奶片、颗粒剂口服防治制剂样品。”胶囊是什么胶囊不知道,但奶片、颗粒口服液也可以避免胃酸侵蚀也是第一次听说。至于黄教授所研发的疫苗效果如果,又是通过什么原理进行防疫,因为并未透露太多的信息,也就无从知晓。
虽然疫苗效果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我们看了新闻知道这疫苗拿来佐酒配餐也许确实没什么大碍,本来也就是酿酒酵母为载体研发。记者提到黄教授自己作为研发者就效法神农尝百草的大勇,口服了4倍剂量,还“无任何副反应”,于是得出该疫苗无副作用。这种在21世纪用五千年前的智慧到底是对中华传统的继承还是对科学精神的讽刺自有公论。不过,下午更多的新闻报道又出来了,黄教授回应,该疫苗是经过了动物实验的,但要验证其效果,还需要更多的后续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很快,环球网的官方微博上也把这篇引起热议的新闻删帖了。
综上,这个事件也许就是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借着疫情的大环境,让黄教授结合自身的优势做一个尝试性的项目,也未必真是冲着去搞抗疫,更不想弄个大新闻。但一些小道媒体为了流量满嘴跑火车,而环球网这种资深大媒体在这场没有及时把关新闻的来源和事实,把一个尝试性还未得到权威认证的成果就以“成功研发”这样的标题转载了过来,再次酿出双黄连的大恶作剧。
新冠疫情既是磨刀石,也是一面照妖镜。从这面镜子中,我们看到的既有勇于逆行冲在前面的奉献者,也有靠着灾难贩卖良心的宵小之辈。在这场抗疫之战中,我们所需要增强的不仅有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也要增强自己思维的免疫力,才不会被一些夸大其词,别有用心的不实消息所蒙蔽。